我們需要東涌新市鎮擴展

business
增加土地供應量以滿足住屋及發展需求
directions_bike
加強東涌的社區設施
local_florist
平衡保育及發展需要
group
增加就業機會

項目背景

東涌新市鎮的現有基礎設施已於 2003 年 4 月落成。儘管現有基礎設施可容納約 124,000 人居住,東涌新市鎮現時的人口只有約 98,000。政府一直計劃將東涌新市鎮進一步發展成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及區域社區設施。

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於 2012 年 1 月聯合進行「東涌餘下發展計劃的規劃及工程研究 - 可行性研究」(下稱「規劃及工程研究」),以檢討東涌新市鎮的餘下發展潛力。我們在 2014 年 10 月完成了三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後,已制訂東涌擴展計劃的發展建議包括建議發展大綱圖、主要土地用途和發展參數。

擬議的東涌擴展計劃將涵蓋現有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東涌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184,000 人口。該計劃亦會提供約 50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辦公室用途、 327,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零售用途,以及 5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酒店用途。此外,新擴展區亦預留土地作康樂、教育及社區用途,例如會興建標準運動場及專上學院。在東涌西,位於石榴埔東北方現時已被渠道化的東涌河段和上游至石門甲道的東涌河段將會活化成為作康樂用途的河畔公園,以優化生態環境及推動親水文化。當擬議的東涌擴展計劃完成後,東涌的總人口量將會增至約 320,000 人

擬議的東涌擴展計劃是一項主要的土地供應措施,並已納入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施政報告》內。我們的目標是 2025 年能讓首批居民入住新擴展區。

工程範圍

為確保能夠適時提供足夠的基礎設施以便能在 2025 年能有首批居民入伙,土木工程拓展署委聘顧問公司進行詳細設計及工地勘測工程。擬議工程的範圍及性質如下:

  1. 進行填海工程,包括建造相關海堤及生態海岸線,以開拓約 130 公頃土地,以供東涌擴展計劃在東涌東發展及建造主幹道公路 (P1公路)之用;
  2. 進行土地平整工程,以開拓約 10 公頃的土地,以供東涌擴展計劃在東涌西發展;
  3. 進行基礎設施工程,包括道路、行人天橋、排水、排污、食水、污水及海水抽水站、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和防洪設施;
  4. 闢設新單車徑,連接現有的單車徑網絡;
  5. 修復部分已被渠道化的東涌河段,以及提供河畔公園;
  6. 進行園景美化、重置及附屬工程;以及
  7. 就上文第 (i) 至 (vi) 項工程提供環境影響緩解措施,包括設置隔音屏障。

請按這裡發現更多有關土木工程拓展署於東涌東及東涌西的基礎設施工程。

圖例
close
工程概要
東涌東
  1. 擬建的填海工程,包括海堤和生態海岸線

    在東涌3A區與大蠔灣入口之間沿岸地區進行填海工程,並興建相關海堤和生態海岸線,以開拓約130公頃土地,以供東涌擴展計劃在東涌東發展及建造主要幹道公路(P1 公路)之用。

  2. 擬建 P1 公路

    在東涌及大蠔之間興建P1公路段(包括相關的大蠔交匯處)。建議P1公路為東涌東提供主要對外公路。

  3. 擬建大蠔交匯處

    興建大蠔高架道路交匯處連接建議的P1公路、北大嶼山公路及翔東路。

  4. 擬建道路

    設立完善的道路網絡,將東涌東與市中心連接。
    規劃中的區域幹道可以便區內外的交通連繫,而設立公共運輸交匯處亦可方便市民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以及提升區內的連接。行人道旁會設置路旁美化市容地帶,單車徑亦會沿著主要道路提供。

  5. 東涌海濱路及迎禧路的改善工程

    東涌海濱路及迎禧路的改善工程,包括安裝隔音屏障、興建行人天橋、及重鋪路面等,將其改善為主要 幹路作為P1公路的一部分。

  6. 單車徑

    沿海濱長廊和步行徑建設完善的單車徑網絡,貫通東涌大部分的休閒設施、文化遺產和自然景點,不僅讓市民輕鬆安全享受單車樂,更大大加強區內連接性。

  7. 行人天橋

    於迎禧路/迎東路路口及迎禧路/怡東路路口興建行人天橋。

  8. 擬建的污水抽水站

    興建污水抽水站及相關污水收集系統,污水會排放至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收集系統工程將會與道路工程一起分期進行。

  9. 擬建的海水抽水站

    興建海水抽水站以提供沖廁用水。

  10. 擬建的食水配水庫

    興建食水配水庫(包括進行相關的土地平整工程)及相關的輸水管系統。

  11. 東涌第 58 區基礎設施工程

    為第 58 區進行道路及相關工程,以配合該58區的發展。

東涌西
  1. 道路

    設立完善的道路網絡,將住宅區及鄉村與市中心連接。
    規劃中的區域及地區幹道可以便利區內外的交通連繫,而設立公共運輸交匯處亦可方便居民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以及提升區內的連接。行人道旁會設置路旁美化市容地帶,單車徑亦會沿著主要道路提供。

  2. 河畔公園

    河畔公園的發展是區內可持續城市排水及防洪系統的一部分。建立河畔公園的目的是改善環境、供市民作康樂用途、促進親水文化和生態教育,以及讓公眾欣賞區內的自然環境。
    東涌河的東面支流兩岸會發展為河畔公園,以供市民作休憩之用,並會設置教育中心,推廣可持續城市排水系統的概念。此外,設計會考慮增加綠化並善用自然資源,如景觀的提升、設置步行道或架空步行徑以改善東涌河的可達性。擬建的滯留池能清除毗鄰河畔公園的住宅及鄉村發展帶來的污染物,以及減低水浸的風險。

  3.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工程會分階段進行,為及早提供土地以應付房屋需求,並確保隨著居住人口增長,能夠適時地提供完善的配套,包括商業、零售、公共空間和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以配合人口遷入時間表。
    在規劃這區域的建議土地平整水平時,已考慮了現時及鄰近建議道路的水平。此外,土地平整工程會涉及不同的斜坡整固工程,包括切削斜坡、興建擋土牆及填土工程。

  4. 防洪堤堰

    這區域的防洪堤堰是區內可持續城市排水及防洪系統的一部分。
    東涌河谷的防洪堤堰主要集中在沿著東涌河西面支流的細長型地塊。設立防洪堤堰的目的是減低東涌河於暴雨情況下,水位過高而形成氾濫的風險。

  5. 污水泵房

    這區域位於小蠔灣的污水集水區,所有在這區域產生的污水會排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作處理。
    在東涌西產生的污水會經擬建的污水泵房及提升後的松滿路污水泵房,排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6. 雨水滯留及處理池

    雨水滯留及處理池是區內可持續城市排水和防洪系統的一部分。
    東涌河谷的生態環境敏感,東涌河谷的每個發展區均設有雨水處理和滯留池,以去除由新城市發展所產生的污染物,並減低氾濫的風險。

  7. 鄉村污水收集區

    建議設立鄉村污水收集系統,以應付鄉村現時和將來的發展需要,以及為東涌西規劃範圍內由政府管理的設施,例如垃圾收集站和公共廁所等提供污水設施。

  8. 單車徑

    提供單車徑以貫穿住宅區、鄉村及市中心。
    擬建的單車徑會由現有的單車徑網絡延伸,並於綜合政府及社區的主要設施和策略性的位置提供單車停泊設施,以鼓勵居民以單車作為休閒活動並可減少在新市鎮內以汽車作短程出行。